期刊简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4 > 07 > 正文

正加速度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细胞电生理机制的探讨

作者: 端木鲁健 [1,2] ; 王兰 [1] ; 李玉茜 [3] ; 于心亚 [3] ; 黄丛春 [3] ; 王俊华 [3] ; 王建昌 [3]

摘要:目的观察正加速度(+Gz)对兔心室肌细胞复极达90%振幅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(MAPD90)和跨壁复极离散度(TDR)的影响,探讨+Gz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。方法选择健康、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,随机分为对照组(n=12)和+Gz组(n=12)。+Gz组兔给予+8 Gz暴露,1 min/次,3次/d,共7 d,两组兔同时行Holter监测,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;应用单相动作电位(MAP)记录技术同步记录兔左心室三层心肌MAP,测量MAPD90及TDR;应用Burst方法刺激兔右心室前壁,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。结果 Holter记录显示,+Gz组兔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%(6/11),对照组没有心律失常发生。与对照组相比,+Gz组兔左心室内、外膜MAPD90均明显缩短,左心室TDR明显增大。给予Burst刺激后,+Gz组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0%(4/10),对照组没有心律失常发生。结论 +Gz暴露明显增加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,使得MAPD90明显缩短和TDR明显增大,推测可能是+Gz诱发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。


关键字: 快速性心律失常    正加速度    跨壁复极离散度    单相动作电位      


上一篇:耐环丙沙星鲍氏不动杆菌中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分析
下一篇:不同地域招收飞行学员医学选拔指标分析